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机务在线

搜索
查看: 2439|回复: 0

[谈天说地] 上前一步,才是出路

[复制链接]

814

主题

3396

帖子

6184

积分

随机机械师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6184

东航中国民航大学在线王实名认证人气写手荣誉顾问解疑达人

发表于 2019-3-3 23:54:3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中国河北石家庄
分享即成长。大家好,欢迎关注阮工频道


3.png
2.png

有人会觉得,这是机组准备阶段没有按通告要求,往下拍一下扰流板手柄。

但我却不这么认为,简单聊聊我的看法吧。

01
飞行员只是最后一道防线

我们可以上飞机上,亲自操作一下减速板手柄。

正常情况下,减速板手柄收到下卡位,是不需要用力往下拍的,直接拉起来移动到卡槽就行。

为什么需要拍呢?原因大部分是手柄校装不好,和卡槽边缘接触了,或者弹力不够。
而机组操作手册中的建议,只是进一步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:
建议机组在完成“起飞前检查单”后由左座实施如下操作:握住减速板手柄上端,适当用力前推手柄至前止动位并下压手柄,以确认其已完全进入DOWN 卡槽内。

从整个环节上看,飞行员只是最后一道防线。如果我们能把风险在之前就消除了,是不是更好呢。

打个不恰当的比喻,比赛中被对方进球了,难道我们要怪守门员没把球扑出来,不让对方有射门的机会不是更好么?


02
类似的例子,在我们工作中还有很多。
比如:某飞机在高功率试车时,发动机尾流吹动桥位停靠飞机附近的工作梯,梯架移动碰擦飞机。

诚然,试车人员没有按手册要求,评估试大车时,发动机尾流的影响范围。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想一下,大车试车坪的位置上有没有问题呢?有没有安装挡尾流装置?

1.png

以737NG飞机为例,大车的排气危险区域一直延伸到机尾后的579米。试车人员都能记得住这个范围吗?试车时有人会去量这个距离在哪吗?
如果从一开始,试车位的配置上就杜绝了这些风险,是不是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发生呢?

再比如,飞机上救生衣寿命普查,漏查、错填日期时有发生。的确,工作者没有按工卡逐一排查飞机上的救生衣,或者技能不足,把日期看错了。

但再想一下,如果我们的航材系统,能准确记录每个救生衣的到寿日期和部件在飞机上的装机位置,程序里设置报警,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前面的差错了呢?

再比如,以S651电门更换来说,如果我们的工卡,把关键注意点写进去,是不是也能避免安装调节不当的问题呢?


03
提前一步解决问题

从安全上讲,当前的隐患就是后面的事故,所以要提前一步解决问题。

安全工作重在预防。预防就是要善于及早发现问题,迅速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,彻底的消灭问题,保持正常的状态。不留后患,不给下一环节的人造成麻烦。
所以,个人认为:上前一步,才是出路。

工作中,生活中,都是如此。

与诸君共勉,晚安好梦!

推荐阅读



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阮工频道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